2013年1月26日 星期六

橋南老街.台南鹽水蜂炮由來

幽靜的人文老街橋南老街
老街,給台北人的印象是垃圾、人擠、路邊攤!舉例來說,淡水老街每到假日就非常的恐怖!真的是人都不好行走,停機車也很容易不小心停錯位置被開罰單!九份老街就更辛苦了,淡水還有捷運可以到,九份只能開車或搭公車,但開車上去可能停車一位難求,往往不是停超遠就是放棄下山。就算停好車,在狹窄的通道中跟人擠來擠去,就算有超美的老街風情與陰陽海興致也會被破壞!三峽老街在我眼中就是假的老街,雖然建築都是走復古風,但是都是重建過的!沿街的金牛角店一堆而且又可以試吃,走一圈花不到半毛錢就可以吃飽飽,但是人擠人吃一輪可能要一個多小時!深坑老街假日也是人滿為患,停車都超貴的,一次80、100起跳,真的是坑人,但是還不見得有得停耶!金山老街有去過的就知道,停車幾乎都要停到山上的墓園,這就算了。走在人擠人的老街上,可以到處看到一堆端著菜的人走來走去,不小心撞到還會弄得一身髒!台北的老街大約八成以上都商業化!若要尋找一個幽靜的老街散散心,除了坪林老街、泰山老街、貢寮老街外可能都要到台北以外的地方去找了!可是這些老街太短了,走一圈大概10分鐘就可以走完!走到台南,我看到了一個很幽靜的老街,位於鹽水區的橋南老街。這邊商業化並不嚴重,大多都是在地居民,所以可以看到老街居民生活的情景!橋南老街早期是鹽水最熱鬧的街道,其地名是因為位置在出入月津港的橋之南邊得名!早期有一句話:一府(台南市中心)、二鹿(鹿港)、三艋舺(萬華)、四月津,由此可看出橋南一帶早期重要的程度!橋南老街上的北帝殿,是老街居民信仰中心,裡面供奉的是北極玄天上帝,主要祈求藥籤求健康!
鹽水鎮橋南街7號橋南老街上最有名的就是這家經營六代的老店打鐵舖(利泉打鐵老舖),老闆非常的熱情,我一走進去就一直跟我介紹他們家的刀有多好多好,要訂還訂不到!每一把刀都是從這台機械跟老師傅的手製造出來的!
天一黑,這些框框就亮起來了!整個老街也變得不一樣了!由於老街的路燈並沒有很亮,所以整條街看起來就偏暗,此時這些框框的圖案白天不那麼顯眼,但晚上就變成非常突兀!暗暗的街道上一點一點的燈猶如小星星! 


橋南老街前端緊靠者鹽水港,有著一座穿越小河的興隆橋,成為橋南老街的出入口。

在橋南老街沒有商業化的商店街,也看不到滿滿的人潮。有的是台南人的鄉土味與社區的人文古蹟。悠遊在橋南老街,才真正的有逛老街的味道!  
橋南老街(橋南街李宅)文章來源:玩全台灣旅遊網
照片來源/玩全台灣旅遊網 更多照片
橋南老街為清光緒初年建造,因臨近鹽水舊港,店鋪行郊林立,有謂「五行七交」,因此昔日這裡曾是最繁榮的商業街,後期隨著鹽水港的沒落,這兒漸漸轉為住宅區,但早期的商業街的建築仍留存至今,商業街的建築,是老街最大的特色,李宅,為這裡的傳統店鋪式街屋,當年興建時為了分給三兄弟而築成三間街屋,遊客來此可仔細觀察其設計意含。
中山高在新營交流道下,往鹽水鎮方向,過新營市明達中學後就是鹽水鎮南門路,經過左手邊的中華電信及一座小橋後,在橋南街右轉即可到達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 位於鹽水港舊港口邊的橋南老街,是鹽水區最古老的一條街道,清領時期擔任著鹽水區通往南部鄉鎮交通要道的角色,往昔商家林立、熱鬧繁華,而今因時代變遷而風華不再。不過這裡依舊保持著清朝時期的傳統街屋,住商混合式的街屋,在主屋和街道間延伸了一座單層的屋簷,是古稱「亭仔腳」的建築樣式。除了清朝古屋,這裡也有橋南咖啡,和一群熱愛鄉土的夥伴們創立的月津文史工作室。漫步在老街上,遠處傳來一陣陣鏗鏘有力的打擊聲,循音走去便可見鹽水區最歷史悠久的打鐵舖-泉利打鐵舖。木造店舖裡布滿了歲月的痕跡,古老的器具、傳統的手工技術,記憶了師傅近半百年的打鐵歲月。接著信步到橋南咖啡,瀏覽鹽水區的老照片,除了看看鹽水區過去的歷史風華之外,也別忘了到文史工作室裡,交流熱愛鄉土的朋友們的熱情與執著。到鹽水,訪橋南,用著緩慢的腳步行走,您會看見更多值得探訪的老故事!南瀛第一街─橋南街位於鹽水港舊港口邊(月津港)的橋南街,自清朝起便是鹽水通往南部各鄉鎮的要道,是鹽水鎮最早建成的街道,由於鹽水也是台南縣最早發展的地區,因此橋南老街又稱「南瀛第一街」。繁華的月津港與橋南街名由來鹽水為台南縣最早發展的地區,明朝清朝時,台灣來往福建、廈門的商船多在月津港靠岸,月津港邊的藏興橋(現改名為興隆橋)成為月津通往南部各鄉鎮的交通要道,位於藏興橋南邊的街道因而得名「橋南街」。俗諺云;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、四月津」,月津昔日的繁華可見一般。橋南街由於位於交通要道上,當時客商雲集,兩旁聚集了豪門商賈,非常熱鬧。當時的傳統住屋多將屋簷延伸到街道,成為台語說的「亭仔腳」,可便利行人遮陽擋雨之用,延伸出來的屋簷內部多會設計成閣樓,可做儲藏空間。隨時時間流轉,台南縣沿海陸化嚴重,海岸線後退,月津港也逐漸淤積,繁華的鹽水逐漸歸於平淡。鹽水鎮也陸續興建了許多街道,橋南街功能逐漸被取代,曾經繁華一時的街到也愈來愈末落。目前的橋南老街經過整理,保持兩旁多為木造或磚造的老建築,許多建築仍有人居住,成為一條活的老街。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老街上, 它少了一份其它老街的喧鬧商業叫賣氣息, 多了一份閒適靜逸的氣息, 別忘了排個幽閑的假日, 前往走走吧!
橋南老街最有特色老店─泉利打鐵老鋪泉利打鐵鋪是經營已六代的老鐵鋪,也是目前整個鹽水鎮上歷史最悠久的老店,從最早到現在仍維持手工打鐵,遠遠的你就可聽到響亮的打鐵聲,古色古香的老建築對映揮汗如雨的打鐵師傅,仿若走入時光隧道般,為老街上最具可看性的老店。打鐵師傅靠著祖先由泉州帶來的打鐵手藝,傳承百年,對映泉利門聯所書「泉源有本盈科進,利路亨通發達多」「泉流不息永多利」願老店能代代相傳,守護橋南老街。    吃完美食,到橋南老街喝杯咖啡。橋南老街位於鹽水港的舊港口邊,是鹽水鎮最早的一條街道,也是清代鹽水通往南北鄉鎮的交通要道,昔日商家林立、商賈大戶錯落,相當熱鬧。如今時代變遷,橋南老街沒落,不過當年流行的住商混合傳統街屋,至今仍挺立著。在主屋與街道間,延伸成一座單層的單坡向屋簷,古稱「亭仔腳」,供行人遮陽避雨之用;老屋店舖正上方的矩形樓井,是儲存貨物的地方,令人懷念。位於橋南老街的「泉利號打鐵舖」是鹽水鎮以純手工打造農刀器具的老店,
世傳5代百餘年,老師傅李一男打鐵功夫,承襲自福州歷代祖先。三面通風,杉木已薰黑且外表不起眼的老店舖,其風櫃、磨刀石、鐵鎚、長板凳等皆是古物,是近年來本土文化之旅的必經之地;稍歇停息,參觀李老師傅一手推拉送風,另一手同時燒鐵,運用古董級的風櫃,打造純手工的農刀器具,另有一番回味。
  民國92年,月津文史工作室在橋南老街開設了「橋南咖啡」及設置遊客服務中心。老街咖啡館利用南管譜複製稿和鹽水港的老照片、橋南老街攝影作品做壁飾,屋內的桌椅全是廢棄物再利用。每天上午8時到下午5時,常有南管樂演奏,遊客可一面欣賞,一面品嘗咖啡和飲品。鹽水老街意指橋南街往北延伸到朝琴路,其中,橋南老街位於鹽水港的舊港口邊,是台南縣(註 1)鹽水鎮(註 2)最早的一條街道,是清代鹽水通往南部鄉鎮的交通要道,亦是「鐵線橋古道」的北段,在當時是條通往鹿草到嘉義的道路,人車往來的交通要道。 其中,位在三福路以南、中山路以北、治水路以東、中正路以西的中境里,是鹽水街最精華之地,因此里位處鹽水市街中心,故命名為中境里。今三福路在過去被稱為布街,為清代布庄集中地,在布街與竹仔街交叉口處曾建有不少商號,布街的全盛時期在清代,在日治時期實施街面改造,日昭和形二層樓式的商街取代原本低矮的街屋,並拆除城門、城牆、隘門,將街道拓寬。戰後街面雖又陸續改建,但仍可看到幾棟日式商店的舊建築。雖然舊布街至日治時期已逐漸沒落,不過,至今仍為鹽水鎮(註 2)的中心商業地帶之一。 中正路在清代被分成三段,最北為前街,即今三福路、朝琴路、中正路交叉口處,因有伽藍廟,日治時期又稱「伽藍廟街」,因位在鹽水三條主要道路交會處,商業活動十分興盛。最南且位於水正里的部份,因有護庇宮(媽祖廟),故稱媽祖廟街,兩街的中段,大致的範圍是中山路黑貓酒家間的路段,因位在伽藍廟和媽祖廟香境的重疊區,一廟一半,故中街或半街。至於被稱為後街部分即今中山路,過去因位在月津港後面(北面)的街道,故名後街,此路是水仙里和中境里的分界,所以郵局、電信局、八角樓都在路北,屬於中境里。鎮公所及鎮農會在路南,所以屬於水仙里。至於今中正路(後街)路南,未於水仙里內的巷道,與八角樓後面的連成巷仔南北對峙,因為是王爺廟(廣濟宮)前的巷道,故有王爺廟巷之稱。
中正路往南則和橋南街相接,目前橋南街則留有清代的街屋,在主屋與街道間延伸成一座單層的單坡向屋簷,古稱「亭仔腳」,供行人遮陽避雨之用。老屋店鋪正上方能保留當時儲存貨物的矩形樓井,且每落間都有天井,另外亦有過水廊的設計,充作廚房之用。近年由月津文史工作室、橋南社區發展協化發起營造「南瀛第一街-橋南老街」活動,開發糯米橋墩、泉利打鐵店、橋南歷史文物館、橋南咖啡屋等景點,試圖重塑舊鹽水港街的風情。 在橋南老街上漫步,暖暖陽光煞是愜意。走進一間老屋子裡,門口寫著「月津文史工作室」,昔日為清平社舊址,為南管社團集會地,裡面有南管樂團的各項傢俬,如太師椅、樂譜等,屋內也展示許多鹽水的老照片,包括日劇時期知名的藝旦及民藝活動等,其中有幾位藝旦的照片,我曾經在台北故事館展覽中看過,據說可是當時的紅牌。這裡的建築從外觀看出是挑高平房外,裡面更是別有洞天。原來廳堂中還有小閣樓,像是天花板的夾層,是以前用來觀測門外動靜,或堆放貨品所用。客廳並有活動梯可隨時安上爬上小閣樓。大門及窗戶都用木板做成,白天可拆下橫放當成堆放貨品之用,而且還很通風;晚上就收起當門窗,堅固防盜,想想古人還真聰明!
 橋南老街緊鄰昔日鹽水港舊航道,是當時商業發展形成最早的一條街道,老街上一家外表不甚起眼的「泉利號」手工打鐵的百年老鐵舖,老師傅李一男與其子李信賢父子倆繼續著打造老街歷史的傳奇。

鹽水蜂炮台灣元宵節時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,地點在台南市鹽水區,所謂蜂炮是指許多沖天炮組成的大型發炮台,點燃時萬炮齊發,有如群傾巢而出,故稱「蜂炮」。
曾經繁華一時的月津港,指的就是現今的鹽水區,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、四月津」道出清朝時期的台灣四大商港。(於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」之後添加「四月津」係鹽水地區文史工作者之說法,此種說法亦見於台灣其他「古代時為海港」之地區之文史工作者社群中,例如「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、四笨港」)。因港成鎮的鹽水,八掌溪急水溪分別自北與南兩方流經鹽水,透過八掌溪,原為內陸港的鹽水區,可經由布袋通往台灣海峽,貿易的興盛為鹽水帶來了一段風光歲月,也造就的不少知名的貿易商,當時稱往來於台灣海峽兩岸之間從事貿易的商人為「郊商」。也證明當時月津港畔繁華一時的景象。不過百年來的沿海陸化及河道淤積嚴重,港口機能不再,商船航道變成地區排水系統,月津港則成了鹽水區家庭廢水的集水塘。
鹽水區靠近海,多住以討海為生的漁民,來自中國福建沿海,蜂炮的活動可能起於光緒11年,鹽水區上感染瘟疫流行,居民基於民間習俗,向當地的「關聖帝君」(關公)祈求平安,並依占卜結果,在元宵節晚上,請出廟中的周倉爺做開路,關聖帝君殿後,一路燃放炮竹,繞鎮一晚,後來遂演變為一個傳統,起初全鎮各村都在元宵節前後為時三天燃放炮竹,後來逐漸改為各村輪流放炮竹的形式。
近日的鹽水蜂炮已成為政府規劃的大型活動,並配合歷史和觀光將古時的街道復原,2006台南縣政府就將鹽水區的三福路設成古炮街,串聯街上的商家用古法製作鞭炮,如竹捲炮、單管復古式煙火等。於2007年更以長達13公里的連珠炮火龍傳奇,希望挑戰新的金氏世界紀錄,但因同時點燃五條路線,且途中鞭炮熄滅一次,致使難以認定長度,因而無法如願創紀錄。
基本的作法是以條釘製大型支架,可從二尺到二十尺高,再將沖天炮排滿在木架上,可從幾千支到一萬幾千支沖天炮不等,接著將沖天炮的炮心連接起來,組成了炮台(或稱炮城),再加以外觀裝飾,黏貼色紙,組成人形、動物型等。通常家族會動員家人一起製作蜂炮來參加活動。
鹽水蜂炮的路線由鹽水區上的武廟前開始,進行遶境全鹽水區的活動。原本遶境活動為元宵節當日開始,為期一天,後因遶境時間過長而將鹽水區劃分為幾個區域,並安排為兩天的遶境行程,因此目前的鹽水蜂炮活動時間為農曆正月十四日上午八時開始,至隔日元宵節午夜過後方全部結束。在遶境活動當中,神轎抵達門前後,才會開始推出自家的炮台。主人拉開紅布,撕下炮台上「恭祝 關聖帝君 聖誕千秋 弟子某某某叩謝」等字樣的紅紙,在神明面前與金紙共同焚燒祝禱後,便正式引燃自家的炮城,讓遶境神明點收蜂炮。
參加蜂炮活動的民眾應準備完整的保護裝備以免受傷,包括全罩式安全帽(頭)、圍巾或毛巾(脖子)、棉質或牛仔外套長褲、手套及平底鞋或運動鞋,切忌穿雨衣等可能融化或起火之衣物。全將身保護完畢後,再殺進戰場,參加此炮聲隆隆、火光不斷的民俗慶典。由於有多年的遊客受傷經驗,近幾年已經禁止使用聲光效果十足之塑膠製的沖天炮,並在慶典之後規劃大型的垃圾清掃活動。2008627被指定為「台灣文化資產」之民俗類。
年農曆1/141/15天舉行的「鹽水蜂炮」,是場全台關注的觀光民俗活動,相傳活動起源於清光緒1178月間,當時醫學並不發達,在鹽水地區霍亂、瘟疫流行,造成當地民眾恐慌,日日祈求關聖帝君能夠化解這場災難,於是元宵節當晚關聖帝君出巡至鹽水鎮並一掃邪魔,信徒們也紛紛跟隨著遶境的神轎,且在大街小巷中燃放鞭炮,直至天明。
後代子孫每到元宵節便延續這個活動,逐漸演變成為富有特色的「鹽水蜂炮」,讓這個純樸的盬水鎮多了遠近馳名的民俗活動,每到施放的日子一到,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前往參觀。這項已有百年以上歷史的習俗,燃放時火樹銀花、煙火漫天,參觀者須全副武裝才不至為炮火所傷,場面壯觀,誠為難得一見的民俗活動

喜從天降的雲端金龍,由吊車吊掛著從天而降,今(2012)年的台南鹽水蜂炮主炮城雲端金龍,已經在鹽水國中操場正中央蓄勢待發,準備在今(元宵節)晚間9點進行施放引燃。
  由玻璃纖維打造的主炮城雲端金龍,高六米、長十米,造價上百萬元,是今年鹽水蜂炮的主秀,在還未搬移至鹽水國中操場前,於武廟廣場早已吸引民眾爭相一睹金龍風采。
  金碧輝煌的雲端金龍,蜿蜒的身軀、金色的鱗片、仰天奔騰的氣勢,栩栩如生的模樣,現場觀看頗為震撼,搭載數十萬蜂炮同時將在晚間九點於鹽水國中點燃引爆,氣勢實在驚人

鹽水蜂炮-約三百年前,先民隨鄭成功移民來臺,定居鹽水鎮後,由
    神轎所到之處,爆竹齊放,燄火連綿,香火繚繞,一直延續三天,直到元宵夜,果然,隔天瘟疫漸消,原本人心惶惶不安的日子,終歸平靜安怡,鎮民為感謝關帝君的神靈賜福及代代平安,施放鞭炮及燄火遂成了鹽水人的習俗,鹽水代代子孫,年年依例行事,迄今沿襲了一百八十餘年。
   
所謂蜂炮,即是將木條架成五公尺二十五公尺大小不一的木架,再以鐵絲層層環繞,而成蜂巢一般,然後插上沖天炮:但為了點綴火花美景,一座蜂炮還穿插了火獅、水蓮花、火馬、火箭炮等五光十色的炮燄,只要引信線一經點燃,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,像蜜蜂螯人般傾巢而出,萬發齊飛,四面八方,無人敢近,且其射程可達一百公尺左右。
    鹽水蜂炮的慶典儀式,從傍晚六點起,以武廟為賽會的中心,神轎依編號排列順序;每當神轎經過備有炮城的商家時,必須先三進三退踏著傳統的舞步,向商家謝禮,然後由主人撕下罩在蜂城寫有 (慶祝文衡聖君千秋) 的紅紙,點燃置於蜂架底下,時辰一到,響徹雲霄的鑼鼓鞭炮聲,人群的喧嚷聲,交織成鹽水的不夜鎮,鹽水鎮的元宵,由於湧的人潮,加以瘋狂的蜂炮不斷地燃放,而掀起多彩繽紛的熱 潮。如此的瘋狂而刺激,從傍晚六點起,通宵達旦至凌晨五點止,雖然站在第一線衝鋒陷陣的年輕人,都頭戴安全帽,玻璃罩的眼鏡.防塵口罩,棉紗手套和厚的皮茄克,全身包裹緊密,甚至有的用三合板、紙板等做擋箭牌,真可謂全副武裝。但是每年仍發生被炮火炸傷或車禍的不幸事件。鹽水不夜鎮的獨有盛會,蘊含著對祖 先感懷之情,以及關帝君神靈的敬仰之恩,其意義溶有驅邪制煞、納福保平安的宗教內涵。經過一百八十餘年的技術改進,鹽水蜂炮大異於一般沖天炮,變化五花八門,燃放時既壯觀又刺激,這正是鹽水蜂炮歷久不衰的重要原因。
  
鹽水蜂炮的種類很多,主有以下幾種;
 1.
串聯鞭炮-鹽水人可以點燃後還抓著它甩圈圈,炸射範圍可達十五公尺見方,其危險性 () 得到
 2.盒式蜂炮-鹽水人可以將盒式蜂炮拿在手中射擊,或載於摩托車後施放。
  
威力有若短程迫擊炮,火力密集且因快速連發,危險性頗高。
.
電光炮-皆成排的擺在馬路上,一經引燃,剎那間有如閃電般耀眼,並
  
傳出連續性的震撼性爆破威力,其火力等於是迷你地雷。
.
飛天鑽地鼠-此種迷你火炮像小型飛盤般,在半空中夾帶著火焰飛行,
  
後續航程再降至地表呈不規則之鑽炮,其火力雖不如沖天炮,但還是得
  
小心為上。
.
瀑布型焰火-為一條橫跨在馬路上空的焰火,點燃後整串火焰有如瀑布
  
般地垂落地面,既美觀又亮麗。觀賞時需避免其煙硝掉落在頸部內,以
  
免燙傷。
.
小型沖天炮-即為蜂炮的主力火炮。其射程每秒為三十餘公尺,夾帶著
  
急速的哨音,是鹽水鎮伽藍廟前射 (炮球) 的利器
每年的元宵夜燃放蜂炮怎麼看都看不膩的,每當夜晚一到整個鹽水鎮就籠罩在火光之中,在元宵夜裡蜂炮齊出,鹽水成了沒有王法的戰地,可望瘋狂整夜。
   
蜂炮的製作來說非常巧妙,首先用木條釘成二尺到二十尺大小等的各種木架,然後再將成千上萬支的沖天炮,插放在木架上,並把每支炮心連貫起來,最後給予外型的佈置、裝飾,使其造形化、立體化。
       
傳統的蜂炮製作,大都自已或動員家人,利用閒暇打造編制;
近年來,職業結構分工化、專門化、訂購或買現成者已逐漸增多。
   
大致上,普通人家所購的蜂炮,至少有五千支裝,時價在萬元之譜,不過講究或捨得花錢的人家,就比較玩得起複雜而有[派頭]的蜂炮了,從三、四萬元至百萬元不等,[蜂巢]中摻合火獅、火鳥、連對蜂炮等各式各樣的蜂炮,所造成的特殊煙火景象,自然非陽春型蜂炮所能比擬。


蜂炮的由來
「蜂炮」也叫「烽炮」。「蜂炮」的意思,指的是如群蜂出巢的炮,所以鹽水人也叫「放蜂仔」。
     蜂炮的由來有好幾種。較被認同的是「驅除瘟疫說」。話說自清朝嘉慶以來鹽水地區霍亂等瘟疫蔓延,居民死傷慘重。尤其是光緒十一年左右,這次的霍亂瘟疫已流行了二十五年,造成鹽水街人口遷移,市景蕭條。這個時候鹽水商紳居民決議迎請關聖帝君神轎出巡,以求消災解厄。於是關聖帝君指示,神轎出巡的路上要一路燃放爆竹,從正月十三到十五,連續三天。沒想到此後瘟疫竟然被驅除了(較科學的說法是因為硫磺起了消毒作用)。從此,為了感念關聖帝君的恩德,大家就決定每年元宵節舉行「關帝遶境」放炮的活動。
     不過,這時的「關帝遶境」只有點燃鞭炮和焰火,經過了長久的改良、發展,才慢慢發展成現在的「鹽水蜂炮」。
蜂炮發展史
早期「關帝遶境」放的都是一般的鞭炮和焰火。一直到民國二十五年以後才發展出較富有變化的爆竹,這時有五種新產品,分別是「隔炮」、「沖天炮」、「水梨花」、「甕梨花」、「鑽鼠炮」。其中的「沖天炮」被正式定名為「蜂炮」,這便是最早的「鹽水蜂炮」,雖然可怕,不過卻很有看頭,但不會爆炸。

   
「隔炮」比今天看到的單響鞭炮大二至三倍,容量極大。

   
「沖天炮」比現在的沖天炮大,不過這種炮不會爆炸,所以,雖正式定名為「蜂炮」,但俗稱「軟蜂仔」。

  
「水梨花」類似「竹節炮」,把火藥原料銑屑、硫磺、炭粉、硝酸鉀等適量調和,注入竹節,封閉上端,加火心即可。屬於早期的焰火。

  
「甕梨花」也是一種焰火,和「水梨花」的原料一樣,只是火藥裝入的是酒甕,不是竹
節,火線引出甕外,且燃放的時間比「水梨花」久。

  
「鑽鼠炮」,也稱「鼢鼠炮」。使用「蘆竹」裝火藥,然後一節一節穿成串,放在雞籠內
燃放。這種炮一經燃放,會像老鼠一樣四處鑽動,所以稱為「鑽鼠炮」。
 
坊間各類型的鞭炮一(點小圖可放大喔!)
 
 


坊間各類型的鞭炮二(點小圖可放大喔!)
     (攝於鹽水國中蜂炮體驗營之看板)
 
日據時期日本人怕台人聚集及火藥流通,因此下令禁放蜂炮。直到光復後,「鹽水蜂炮」才又恢復,且自民國三十五年之後,慢慢發展成今日的蜂炮雛型,開始將連串的沖天炮聚集成「巢」燃放。其發展階段,大致是這樣的: 
民國三十五年:用竹架蜂炮巢(小型,標準尺寸長二尺四、寬三尺六、高六層,蜂炮長一尺二)
民國四十年:用木架蜂炮巢,成四角形。
民國五十年:兼用花炮,如高空焰火的「電光炮」、「空中美人」、「五彩流星」和一些特殊焰火「空中聯對」、「圖案焰火」(如火獅、火馬)。另外還有「瀑布焰火」和「魔音飛輪」。而且,這個時候的蜂炮巢逐漸複雜化。
民國六十年:大型蜂炮開始出現。
民國七十年開始有了鐵製的大型蜂炮巢出現,稱為「炮城」。
民國七十三年以後:蜂炮城開始有了各種造型,如「平安號船」、「孔明借箭」、「關公騎馬」、「涼傘神轎」等。不過,這時的蜂炮也「改頭換面」由紙質彈頭換成塑膠彈頭。從此,「軟蜂仔」變成「硬蜂仔」。這種「硬蜂仔」具有高的響度,會爆炸,雖然刺激度增加了,不過危險性也提高了。
     七十三年之後,「炮城」越做越大,「鹽水蜂炮」也一年比一年精采。來自全島各地的朋友也越來越多。元宵節到鹽水鎮賞蜂炮,被蜂炮海扁一頓,那種刺激,那種壯觀的景象,有如魔力般,風靡全台。甚至讓人覺得不來鹽水看蜂炮彷彿虛度此生啊!
傳統的炮城
 






遠近馳名的南台灣著名元宵活動鹽水蜂炮,那此起彼落的蜂炮聲和置身在有如槍林彈雨的蜂炮陣中,每年總是吸引上萬的民眾進入鹽水鎮參與體驗,奠定今日台南鹽水蜂炮舉世聞名的民俗慶典活動。
  話說蜂炮的由來,相傳在清朝時鹽水一帶流行霍亂瘟疫,造成地方居民恐慌。於是地方商紳人士恭請關聖帝君在農曆正月十五日前夕出巡遶境,藉由繞境期間一路上各住戶店家,隨著神轎遶街燃放鞭炮助陣的方式,清除瘟疫解災解難,自此之後鹽水當地才得以平靜。
  嗣後每年在元宵節恭請關聖帝君出巡並燃放鞭炮的習俗,從單純的燃放鞭炮蛻變為蜂炮、炮城習俗,奠定今日鹽水延續上百年享譽世界的在地民俗慶典。
  其實施放蜂炮,不僅只是單純驅除瘟疫的習俗。在另一層面來說,透過這樣燃放蜂炮的儀式,無形中也解決外力入侵鹽水所帶來的社會不安和當地的商業衰微。
    漫天震響的鹽水鎮,在每年的元宵節期間帶給數以萬計的民眾流連忘返的難忘回憶。在這裡也提醒即將要參與鹽水蜂炮的民眾,必須全副武裝作好相關的安全措施,快快樂樂的體驗享譽世界的鹽水蜂炮,平平安安的回家。

台南鹽水蜂炮由來

根據台南縣國學會「鹽水鎮沿革」記載,清嘉慶君遊台灣時,正逢元宵佳節,鎮民燃放爆竹迎駕禮俗延續至今,發展成鹽水慶元宵放蜂炮的慶祝活動;但較被接受和流傳的說法是在清光緒年間,鹽水地區流行瘟疫,當時醫藥不發達,藥石罔效。致人畜傷亡慘重,引起鎮民極度恐慌。幾番求助無門後,鎮民轉而祈求關帝廟,即武廟所供奉的關聖帝君指點迷津,以保境平安。關聖帝君大顯神威,指示在元宵夜命「周倉爺」為先鋒開路繞境大街小巷,帝君殿後護隊,眾信徒隨神轎沿路燃放爆竹,震嚇驅逐瘟神,直到次日天明。
鎮民相信,是關帝爺庇佑顯靈,猖獗的瘟疫才從此匿跡,小鎮才恢復往日的生氣。為感激神明德澤,遂於每年元宵燃放爆竹、煙火,兼具嚇阻瘟神再襲和感懷關帝爺救疾雙重意義。
「北天燈,南蜂炮」是台灣元宵節最有名的兩大民俗活動。「北天燈」指的是台北縣平溪鄉的放天燈,「南蜂炮」則是台南縣鹽水鎮武廟的放蜂炮。  
相傳蜂炮活動的由來,是因清光緒11年(1885)夏天,鹽水鎮上因河港淤積,環境衛生嚴重惡化,導致瘟疫流行,造成上千名鎮民死亡,民眾求助無門,於是在農曆正月13關帝君誕辰之日,恭請關帝爺繞境出巡,沿途並引燃大量煙火炮竹,一直延續三天,直到元宵夜,欲藉以驅逐瘟疫的橫行。果然,肆虐了二十餘年的瘟疫竟因而消失,此後,這種大放鞭炮的活動就每年舉行,並逐漸演變成今日所見的蜂炮盛會。
武廟創建於清康熙7年(1668),主祀關公,放蜂炮活動依例在農曆正月14日上午8時由武廟啟炮展開,元宵節當天正午12點,各角頭廟宇的神轎齊集武廟報到、編號,下午1點整出發,由關帝爺神轎領路,出巡鎮郊十個里,沿途接受庄民的焚香膜拜,約5點返回武廟。轎伕略事休息後,開始進行「全副武裝」,他們頭戴安全帽,身著粗布衣服,戴手套、口罩,耳塞棉花,準備接受蜂炮的洗禮。
傍晚六點一到,關帝爺領著各神轎再度出巡,各神轎依編號排列順序,由全副武裝的轎夫抬著在鹽水鎮的街道中巡遶。每當神轎經過備有炮城的商家時,必須先三進三退踏著傳統的舞步,向商家謝禮,然後由商家主人撕下罩在炮城上寫著「慶祝文衡聖君千秋」的紅紙,點燃炮城下方的引頭;一時之間,火光沖天,燦爛繽紛。神轎在炮城前方不停晃動,接受蜂炮的衝擊洗禮,稱為「犁轎」,代表關帝爺已欣然接受信徒們的奉獻,民眾則躲在神轎後方,一起接受蜂炮的威力,整個活動驚險刺激,直到隔日凌晨五點止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